熱門關鍵字
  商品篩選
Back

孩子不同,需要不同。因材施教從家庭開始

我是來自臺灣的佳穎。一位三個兒子的媽媽,老大快六歲,老二老三雙胞胎快兩歲。上回,很高興與大家分享《你愛錯了嗎?》主要講述夫妻關係的經營以及自己在IGS天賦智能測評當中如何學以致用祝福我的家。

我深信,改變,從自己開始,當我真實地認識自己,接納和喜歡自己,我愛和愛我的人才會好,套一句我丈夫的名言:Happy Wife,Happy Life。媽媽開心,全家都開心,媽媽不開心,全家都心驚。今天,與大家分享《孩子不同,需要不同》因材施教從我家開始。

我認為,父母是建立孩子心理起跑點的關鍵,我們與孩子互動的身教言教都深深影響孩子的未來。唯有以「同理」教養孩子,以「溝通」引導孩子,才能正向營造雙贏親子關係。


《孩子不同,需要不同》因材施教從我家開始


先成為孩子的學生


對我而言,教養,是世界上最艱難的任務。父母責無旁貸且不能將孩子退貨!教養是條馬拉松,比的不是速度和成效,而是耐力和實力。教導上最大的困難,不是內容和技巧,而是我們到底能活出多少?我們的反省和改變,是給孩子最具說服力的教材。


你知道嗎?父母在對的時間、用對的方法,孩子的執行能力是可以訓練的!


父母「剛剛好的支持」:監督、提醒、鼓勵,可以讓孩子自己跨越障礙、累積成功經驗者。在這個過程中,才能真正建立孩子的自信心,學會獨立自主。


然而問題是,怎麼做才叫做剛剛好的支持?這實在太難拿捏了!特別是家中有兩個以上孩子的家庭,每位多元特質和需要都不一樣,親子關係日益緊張或不知道如何溝通,是大多數家庭的困擾。


在教育界,曾提出一個說法,五歲孩子的學習力是成人的25倍之大。原因是孩子的心靈充滿無窮的好奇心,樂意相信和充滿學習的熱情。


在蒙特梭利這個教養學派更是點出,成人與孩童的衝突主要的四種原因,都是由成人引起,依序是:

1.成人沒有真正瞭解孩童的自然天性。

2.成人只注意孩童的生理需求,而忽略孩童的心理需求

3.成人以自我為中心,認為自己是一貫正確的模式

4.成人的傲慢和暴虐,在許多事上專制地代替孩子做決定


說到這裡,可以回想一下你最近一次的親子衝突,你同意上述提出的論點嗎?

如果同意,請一定要和孩子表示你的心意,有必要時也需要道歉,因為光是明白是不夠的,唯有實際的行動才能帶出有結果的改變。

這也是我這幾年提醒自己要可以練習的地方,假使我在親子衝突後覺察是自己的問題,我一定會立即和孩子說明,並表示自己的歉意,還順道告訴孩子如何幫助媽媽不再重蹈覆徹,這個過程,讓我的孩子看見:「原來,我的媽媽也不完美,但她願意改變和在乎我的感受!」


「人生最重要的階段,不是大學時期,而是出生到6歲」讓孩子成為自己的主人— 蒙特梭利

此外,蒙特梭利甚至認為「兒童是成人之父」意思不是孩童的地位高於父母,而是成人可以在兒童身上重新學習,對成人自己的人生都有益處。願意「勇於改變」和「永續學習」的父母是孩子最大的祝福。


因此,想「教」孩子,必須要先「懂」孩子。如果,我們不瞭解孩子的天性和天賦,很容易將自己有限的知識經驗,套在孩子身上,不知不覺矯枉過正使孩子喪了志氣,悖離了與身俱來的天賦能力。如同父母剪斷孩子的翅膀,卻期待他飛得比自己遠和高。


「因材施教」這四個字,大家都不陌生,意思是每個學生都有不同的能力特質,教導者應當順應學生感興趣的項目,從中啟發學生的思維和激發求知欲,進而帶出自學力。


然而,師長父母要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,看出眼前這位孩子的「材」是什麼,有時候是困難的。

2016年,我有幸經過好姐妹認識IGS天賦測評,讓我對因材施教的重要性有更深的體會。

我決定,不再糾結自己不擅長的能力,而是把自己與身俱來的能力充分發揮出來,往自己喜歡又擅長的領域發展。因為,做自己「喜歡」的事才會快樂,做自己「擅長」的事才能卓越!


瑪利婭·蒙特梭利 (Maria Montessori)-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創始人。她的教育方法源自于其在於兒童工作過程中,所觀察到的兒童自發性學習行為總結而成。宣導學校應為兒童設計量身定做的專屬環境,並提出了「吸收性心智」、「敏感期」等概念。(圖片來源:https://www.negormontessori.co...)



啟動孩子的天賦、在家培養自學力


在cheers雜誌223期一篇報導指出:「10年後,有85%的工作目前根本不存在,從藍領到白領,每個工作者都無法自外於這個職場大變革。如果能力不隨時更新,過往的「資產」,馬上變成今天的「負債」。

面對這種局面,到底要有什麼本事才能不被淘汰,甚至爬得比別人更快?答案只有一個,你該具備的是──「能不斷自我增加本事的本事」:自學力!!

想要培養孩子的自學力,一定要多給孩子探索自己的機會,找到想學的熱情。然而,孩子比較知道的是自己喜歡的是什麼,對於自己擅長的是什麼並不知道,不要講小孩,家長很多也毫無頭緒呀!

針對這部分,IGS天賦智能48項天賦測評提供了父母很好的教養方向,協助父母看見孩子的天賦在哪,同時也能帶父母從心裡,接納孩子原來的樣子,多做有效的互動,摒棄無效的迴圈。48項前八項能帶領家長瞭解孩子的天性,也就是孩子喜歡什麼,另外40項核心智能能幫助家長看見孩子擅長的能力,也就是天賦在哪裡。為何瞭解孩子的天賦這麼重要呢?我發一張圖給大家看就明白了。

(圖片來源:https://kknews.cc/education/qn...)


我家三個男孩,每個特質天性都不一樣,從他們的八大原智圖看到,三位各有所長,既然各有所長,必定能互相幫補,減少手足間的爭競和衝突。


三位共同特色,都屬於視覺型學習模式的孩子,所以帶著他們到處看世界、看展覽,因為視覺型的人多用「圖像」來做思考,很多的想法或創意也因此產生。

大哥的天賦角色是教育/傳播/文創,有語言天份,需要肯定讚美和趨近環境敏感。大哥現在在語言學習上明顯進步神速,外加他有天生的複製力,因為音樂品質和語文智能都高,可以像答錄機複製內容,所以學東西快,他也很喜歡交朋友,與人分享他的所見所聞,走到哪都受歡迎,自然也受到雙寶弟弟們的愛戴和崇拜,直接進入兩位八大原智自我覺識智能排1與2排序的弟弟們的城堡裡。

圖為佳穎老師三個孩子的八大原智圖


相較之下,弟弟們比較擇善固執,但目前的年紀更多表現出來的是主動活潑和好奇寶寶的樣子。因此在三兄弟的互動中,我常『具體』肯定讚美大哥為弟弟們做了什麼,讓弟弟們有好多的進步。

例如我常驚訝感動的告訴大哥說:你知道為什麼弟弟們越來越貼心還會關心別人的需要嗎?因為有你呀!你就是個貼心和關心人的小紳士呀!

在這段對話中,我加強了大哥需要肯定讚美的部分,因為自我覺識在人際關係後面且排第五。同時也讓兩位自我覺識很高的弟弟提升與人互動的積極度,並且學會察言觀色。

除此之外,在與雙寶的互動中,我會積極練習同理他們的狀態,設下合理的限制,最後讓他們有選擇的權力。因為針對自我覺識高,而且還有破一百分的孩子,我需要給予更多的尊重,才能走進他們的心。

以上是簡單帶過三位孩子的天性,接下來談的是他們其中幾項核心智能,因為能力的部分才能看出他們的天賦、也就是擅長的地方。

語言智能細項:

圖為三兄弟48項天賦智能測評圖:語文智能細項

三個孩子在語文的表現上都算擅長,但分數不同,呈現出來的樣子也不一樣。

大哥雖然有語言天份,但是在學習能力上,口說是他比較弱的部分,我在他兩歲的時候做了48項天賦智能測評後,才恍然大悟,為何兒科醫師都說他語言發展遲緩,建議早療。大哥在三歲才開始會講句子,且越來越會表達。因為他當時才兩歲,所以可塑性高,過程中我不斷營造環境和機會讓哥哥表達自己,協助他整理他的意思,請他再說一次,從中也操練到他的條理能。假使他已經是個大人,我會採取加強他其他擅長的核心智能來提升他的口語,也就是所謂的順強補弱,看孩子有的部分,不糾結他沒有的能力。

在家自學中英文的過程中,我大量採用圖像式記憶、繪圖法和收聽各類音訊節目來提升他的表達。相對雙胞胎弟弟們的口語能較好,現在快兩歲早已會用句子溝通,用字遣詞很精准,常讓我嘖嘖稱奇,也不忘回頭讚美大哥,因為他的表達好、又很會教弟弟們,難怪弟弟們進步神速。

人際關係智能細項:

圖為三兄弟48項天賦智能測評圖:人際關係智能細項


三個孩子中,大哥二哥的人際關係都是他們擅長的,在互動中可以明顯感受到他們對人是親近的,兩位也比較常玩在一起,大哥瞭解能低於45分低反轉的狀態,在後天環境接觸爸媽都高瞭解能的相處操練中,現在的他也很容易感受到他人的情緒,身旁的大人小孩也會不自覺地對他傾訴心事,我每次聽大哥回家和我分享他在外面與人聊天的內容,都讓我忘了他才快六歲。

小弟則是常活在自己的世界裡,不太在意人多人少,很可以獨處,偶爾才會插花參與哥哥們的活動。小弟也是人際互動中比較硬的一位,不太能感受他人的情緒,不容易被說服也不太喜歡與人合作,但又希望別人照他的意思。當然這和他自我排1,94分也有關係。但過去一年,我們發現,他有很大的進展,變得愛笑愛親近人。

兒少真正的需求



1.愛 vs 尋求別人的注意力

2.自信 vs 常對抗權威(困難中的孩子困擾別人)

3.價值感 vs 很努力又經不起挫折的孩子

4.建設性活動 (玩樂高、手作勞作、塗鴉、烘焙、桌遊⋯⋯)vs 無聊和不停換目標的孩子

5.可以信任的客體 (信任、敞開、安全)vs 孩子逃避

厭學症的原因

1.孩子不願意去學校,代表他和那個地方的同學、老師、學科都斷線了。(關關失守的結果)

2.字體的愛(要有心)

3.真正的愛是無條件的,即便孩子的決定並不是泥期待的,你還是願意用行動支持他

增進親子正向情緒品質的好處

給孩子他需要的:


1.發展對自己的瞭解

2.為滿足自己的需求表達

3.發展心的問題解決能力

4.減少問題行為

5.解決內心衝突

6.增加對成人的信任

7.增加自信

為人父母需調整的部分:
1.增加對孩子的瞭解

2.增加對自己的瞭解

3.學習正向的教養技巧

4.增進與孩子的溝通能力

5.增加自己的教養自信

6.增加對孩子的信任

7.減少挫折感

為孩子存一本愛的存摺

一切動力的源頭來自於「愛」,要先有愛,才有訓練,一起營造雙贏的愛:何謂真正的愛?何謂接納?


父母是孩子的終身的生命教練,親子關係的支柱就是愛,而愛的根基就是上帝的真理和愛。

愛的真諦 新約聖經 歌林多前書十三張4-8節:愛是恒久忍耐,又有恩慈;愛是不嫉妒;愛是不自誇不張狂,不做害羞的事,不求自己的益處,不輕易發怒,不計算人家的惡,不喜歡不義只喜歡真理;凡事包容,凡事相信,凡事盼望,凡事忍耐凡事忍耐,愛是永不止息。

謝謝大家給予支持的力量,如果您對今天的內容有什麼感動或感觸都歡迎您回饋,讓我們彼此交流鼓勵。

我的故事分享完了,期待您一同加入IGS天賦智能教育集團,帶著孩子與自己用屬於自己的羽翼翱翔天際。

我要評論

( 評論前請先登入 )

我們使用 cookies 來了解您如何使用我們的網站並改善您的體驗。 繼續使用我們的網站,即表示您接受我們使用 cookies,點此查看 隱私政策